临泉县中原牧场肉牛养殖小区

最新动态 2025-02-24 1,869

良种繁育技术创新:

胚胎移植技术应用:2023 年,安徽农业大学与临泉县共建的皖西北试验站组建肉牛繁育专家团队,在企业建立胚胎移植实验室,委派专业人员驻场开展工作。通过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技术,利用优秀良种母牛超数排卵处理,结合优秀公牛的冻精进行体内或体外受精,使一头母牛一年可获取十几甚至几十枚具有高产潜力的胚胎,然后通过 “借腹怀胎” 生出更多优秀的 “精英种牛”,实现优良种群迅速扩大。两年来,已超数排卵良种母牛 60 余头次,移植受体牛 300 余头,成功获得西门塔尔、夏洛莱、黑毛和牛等品种胚胎移植后代 100 多头,还有 50 多头母牛待产,这是安徽省首次规模化研发和推广该技术。
产学研合作加强:安徽肉牛种质创新中心依托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等多个平台,加强产学研合作,为肉牛良种繁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,并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企业标准的建立。

秸秆转饲技术推广:

临泉县加快推进小麦、玉米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,推动建立 “肉牛企业 + 饲草公司” 合作机制。经常性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、村举办玉米秸秆青贮现场培训会,指导养殖户采用青贮池、地面堆放、打捆、地窖、地面穴贮等多种方式进行青贮,确保玉米秸秆粉碎或揉丝青贮技术能够得到迅速推广应用。

加工机械补贴:

为鼓励养殖企业发展秸秆转饲工作,临泉县投入资金采购玉米秸秆揉丝机免费发放给企业和养殖户使用,同时对肉牛肉羊养殖场当年新购进的秸秆揉丝机、包膜机、粉碎机等饲料化加工机械按购机总额的 30% 补贴,对当年收储全株玉米(牧草)、新建青贮池等,按当年粮改饲、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规定进行补贴。目前,临泉全县已有饲草企业 66 家、青贮机械 2200 余台套,年加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 60 余万吨。

养殖模式创新:

积极探索 “中原牧场肉牛养殖小区” 建设,通过构建 “链主企业 + 养殖小区 + 农户 + 市场” 新模式,实现饲养管理、饲草供应、防疫消毒、技术培训、粪污处理、出栏销售 “六统一”,有效解决了养殖户用地难、建场成本高和销售难等问题,推动肉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。